报废新闻

车辆强制报废标准

发布时间:2022-05-31         关键字:车辆强制报废标准,车辆引导报废,车辆不报废继续行驶隐患,车辆不报废的后果
相信大家对于车辆报废并不陌生,当车辆达到一定程度国家会引导报废,但一些车主会选择继续驾驶,当车辆到达强制报废标准时浑然不知,结果受到了一定的处罚,那么,车辆强制报废标准是什么呢?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车辆引导报废

国家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

达到下列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其所有人可以将机动车交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销毁等处理,并将报废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交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销: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出租客运汽车行驶60万千米;

(二)租赁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三)小型和中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教练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四)公交客运汽车行驶40万千米;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营运载客汽车行驶80万千米;

(六)专用校车行驶 40万千米;

(七)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非营运轿车行驶60万千米,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50万千米,大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行驶60万千米;

(八)微型载货汽车行驶50万千米,中、轻型载货汽车行驶60万千米,重型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行驶70万千米,危险品运输载货汽车行驶40万千米,装用多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行驶30万千米;

(九)专项作业车、轮式专用机械车行驶50万千米;

(十)正三轮摩托车行驶10万千米,其他摩托车行驶12万千米。



车辆强制报废标准

(一)达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使用年限的;

(二)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三)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

(四)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第五条 各类机动车使用年限分别如下:

(一)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

(二)租赁载客汽车使用15年;

(三)小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0年,中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2年,大型教练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四)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

(五)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大、中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5年;

(六)专用校车使用15年;

(七)大、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轿车除外)使用20年;

(八)三轮汽车、装用单缸发动机的低速货车使用9年,其他载货汽车(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使用15年;

(九)有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15年,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

(十)全挂车、危险品运输半挂车使用10年,集装箱半挂车20年,其他半挂车使用15年;

(十一)正三轮摩托车使用12年,其他摩托车使用13年。

对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纯电动汽车除外)和摩托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上述使用年限的规定,但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不得低于6年,正三轮摩托车不得低于10年,其他摩托车不得低于11年。

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

机动车使用年限起始日期按照注册登记日期计算,但自出厂之日起超过2年未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按照出厂日期计算。

车辆不报废的后果

车辆不报废的后果很严重,根据《道路安全法》规定,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并处以200-2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同时应该在30日进行处理,对于公告3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

车辆不报废继续行驶隐患

1、报废车辆技术状况差,安全隐患极大。稳定性极低,容易酿成交通事故,轻者车辆抛锚、偏向、爆胎,重者制动失灵、致人受伤、车毁人亡,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

2、报废车辆使用年限长,尾气超标严重。由于报废车辆受技术限制,发动机功率不足,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

3、报废车辆侵权行为多,路面管控困难。报废车多使用套牌、假牌甚至无牌,肆无忌惮地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电子警察进行违章拍摄因套牌、假牌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侵权行为。

4、报废车辆后遗症状多,社会矛盾复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报废车辆车主不但要独自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报废车主选着逃逸或不愿承担责任所产生不少的社会矛盾。

车辆强制报废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上述内容了解到,车辆到达一定的报废标准一定要进行报废处理不然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受到处罚以及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危险。
相关文章
点我电话咨询:13304328239